深入剖析Kubernetes之Docker篇

初出茅庐

PaaS 之所以能够帮助用户大规模部署应用到集群里,是因为它提供了一套应用打包的功能。然而一旦用上了 PaaS,用户就必须为每种语言、每种框架,甚至每个版本的应用维护一个打好的包。这个打包过程,没有任何章法可循,更麻烦的是,明明在本地运行得好好的应用,却需要做很多修改和配置工作才能在 PaaS 里运行起来。而这些修改和配置,并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基本上得靠不断试错,直到你摸清楚了本地应用和远端 PaaS 匹配的“脾气”才能够搞定。

最后结局是,确实是能一键部署了,但是为了实现这个一键部署,用户为每个应用打包的工作可谓一波三折,费尽心机。

Docker 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Docker 镜像解决了打包整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也成为了 Docker 项目成功的关键。

所谓 Docker 镜像,其实就是一个压缩包。大多数 Docker 镜像是直接由一个完整操作系统的所有文件和目录构成的,所以这个压缩包里的内容跟你本地开发和测试环境用的操作系统是完全一样的。

Docker 镜像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只要有这个压缩包在手,你就可以使用某种技术创建一个“沙盒”,在“沙盒”中解压这个压缩包,然后就可以运行你的程序了。更重要的是,这个压缩包包含了完整的操作系统文件和目录,也就是包含了这个应用运行所需要的所有依赖,所以你可以先用这个压缩包在本地进行开发和测试,完成之后,再把这个压缩包上传到云端运行。

在这个过程中,你完全不需要进行任何配置或者修改,因为这个压缩包赋予了你一种极其宝贵的能力:本地环境和云端环境的高度一致!

那么只需要:

docker build "某个镜像"

docker run "整个镜像"

Docker 项目给 PaaS 世界带来的“降维打击”,其实是提供了一种非常便利的打包机制。这种机制直接打包了应用运行所需要的整个操作系统,从而保证了本地环境和云端环境的高度一致,避免了用户通过“试错”来匹配两种不同运行环境之间差异的痛苦过程。

崭露头角

Docker 项目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关注,一方面是它解决了应用打包和发布这一困扰运维人员多年的技术难题;而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它第一次把一个纯后端的技术概念,通过非常友好的设计和封装,交到了最广大的开发者群体手里。

解决了应用打包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同开发者与生俱来的的亲密关系,再加上 PaaS 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完美契机,成为 Docker 这个技术上看似平淡无奇的项目一举走红的重要原因。

Docker 项目从发布之初就全面发力,从技术、社区、商业、市场全方位争取到的开发者群体,实际上是为此后吸引整个生态到自家“PaaS”上的一个铺垫。只不过这时,“PaaS”的定义已经全然不是 Cloud Foundry 描述的那个样子,而是变成了一套以 Docker 容器为技术核心,以 Docker 镜像为打包标准的、全新的“容器化”思路。

群雄并起

Docker 公司在 2014 年就已经定好了平台化的发展方向,并且绝对不会跟 CoreOS 在平台层面开展任何合作,在 2014 年 12 月的 DockerCon 上发布了 Swarm 。

# 单机 Docker 项目:
docker run "我的容器"
# 多机 Docker 项目:
docker run -H "我的 Swarm 集群 API 地址" "我的容器"

Fig 项目第一次提出了“容器编排”(Container Orchestration)的概念,被收购后改名为 Compose,它成了 Docker 公司到目前为止第二大受欢迎的项目,一直到今天也依然被很多人使用。

由此,Docker 公司 Docker Compose、Swarm 和 Machine“三件套”,在重新定义 PaaS 的方向上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而 Mesos 社区凭借超大规模集群的管理经验和通过 Marathon 实现了诸如应用托管和负载均衡的 PaaS 功能之后,进化成了一个高度成熟的 PaaS 项目组合 Mesos+Marathon,从而占据了容器化浪潮中的一席之地。

CoreOS、RedHat 完全在这一时期被 Docker 公司压制了。

尘埃落定

2014 年 6 月,Google 公司诞生 Kubernetes 项目。而这个项目,不仅挽救了当时的 CoreOS 和 RedHat,还如同当年 Docker 项目的横空出世一样,再一次改变了整个容器市场的格局。

Docker 急速扩张的同时,社区也出现对 Docker 公司商业化战略的种种顾虑的声音。Docker 公司在 Docker 开源项目的发展上,始终保持着绝对的权威和发言权,并在多个场合用实际行动挑战到了其他玩家(比如,CoreOS、RedHat,甚至谷歌和微软)的切身利益。

2015 年 6 月 22 日,由 Docker 公司牵头,CoreOS、Google、RedHat 等公司共同宣布,Docker 公司将 Libcontainer 捐出,并改名为 RunC 项目,交由一个完全中立的基金会管理,然后以 RunC 为依据,大家共同制定一套容器和镜像的标准和规范 OCI( 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 )。OCI 的提出,意在将容器运行时和镜像的实现从 Docker 项目中完全剥离出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改善 Docker 公司在容器技术上一家独大的现状,另一方面也为其他玩家不依赖于 Docker 项目构建各自的平台层能力提供了可能。

OCI 并没有改变 Docker 一家独大的现状,但 Google、RedHat 等开源基础设施领域玩家们,共同牵头发起了一个名为 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的基金会改变了社区的格局。

CNCF 基金会的目的其实很容易理解:它希望,以 Kubernetes 项目为基础,建立一个由开源基础设施领域厂商主导的、按照独立基金会方式运营的平台级社区,来对抗以 Docker 公司为核心的容器商业生态。

而为了打造出这样一个围绕 Kubernetes 项目的“护城河”,CNCF 社区就需要至少确保两件事情:

  1. Kubernetes 项目必须能够在容器编排领域取得足够大的竞争优势
  2. CNCF 社区必须以 Kubernetes 项目为核心,覆盖足够多的场景

在容器编排领域,Kubernetes 项目需要面对来自 Docker 公司和 Mesos 社区两个方向的压力。不难看出,Swarm 和 Mesos 实际上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讲出了自己最擅长的故事:Swarm 擅长的是跟 Docker 生态的无缝集成,而 Mesos 擅长的则是大规模集群的调度与管理。

这两个方向,也是大多数人做容器集群管理项目时最容易想到的两个出发点。也正因为如此,Kubernetes 项目如果继续在这两个方向上做文章恐怕就不太明智了。

所以这一次,Kubernetes 选择的应对方式是:Borg。

如果你看过 Kubernetes 项目早期的 GitHub Issue 和 Feature 的话,就会发现它们大多来自于 Borg 和 Omega 系统的内部特性,这些特性落到 Kubernetes 项目上,就是 Pod、Sidecar 等功能和设计模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 Kubernetes 发布后,很多人“抱怨”其设计思想过于“超前”的原因:Kubernetes 项目的基础特性,并不是几个工程师突然“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而是 Google 公司在容器化基础设施领域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沉淀与升华。这,正是 Kubernetes 项目能够从一开始就避免同 Swarm 和 Mesos 社区同质化的重要手段。

CNCF 实现了目标一之后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这些先进的思想通过技术手段在开源社区落地,并培育出一个认同这些理念的生态?这时,RedHat 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Kubernetes 团队规模很小,能够投入的工程能力也十分紧张,而这恰恰是 RedHat 的长处。更难得的是,RedHat 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真正理解开源社区运作和项目研发真谛的合作伙伴。

所以,RedHat 与 Google 联盟的成立,不仅保证了 RedHat 在 Kubernetes 项目上的影响力,也正式开启了容器编排领域“三国鼎立”的局面。

从 2017 年开始,Docker 公司先是将 Docker 项目的容器运行时部分 Containerd 捐赠给 CNCF 社区,标志着 Docker 项目已经全面升级成为一个 PaaS 平台;紧接着,Docker 公司宣布将 Docker 项目改名为 Moby,然后交给社区自行维护,而 Docker 公司的商业产品将占有 Docker 这个注册商标。

Docker 公司这些举措背后的含义非常明确:它将全面放弃在开源社区同 Kubernetes 生态的竞争,转而专注于自己的商业业务,并且通过将 Docker 项目改名为 Moby 的举动,将原本属于 Docker 社区的用户转化成了自己的客户。

2017 年 10 月,Docker 公司出人意料地宣布,将在自己的主打产品 Docker 企业版中内置 Kubernetes 项目,这标志着持续了近两年之久的“编排之争”至此落下帷幕。

2018 年 1 月 30 日,RedHat 宣布斥资 2.5 亿美元收购 CoreOS。

2018 年 3 月 28 日,这一切纷争的始作俑者,Docker 公司的 CTO Solomon Hykes 宣布辞职,曾经纷纷扰扰的容器技术圈子,到此尘埃落定。


深入剖析Kubernetes之Docker篇
https://blog.puresai.com/2022/07/01/405/
作者
puresai
许可协议